小华问答网 资讯 各地挖潜农村消费农村

各地挖潜农村消费农村

本报记者 童彤

乡村是巨大的消费市场,激活农村消费对稳增长扩内需意义非凡。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841亿元,增长3.8%,增速快于城镇。

这背后,正是近年来各地不断深化推动农村消费供给,培育消费新场景的积极所为。比如,在推动新能源汽车方面,浙江省计划到2025年在乡村建成不少于90万个充电桩,实现公共充电站、公共充电桩乡村地区全覆盖。

近年来,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是鼓励消费政策的重点之一,其中,充电桩等相关设施的欠缺一直是最大阻力,积极推动充电设施建设是让新能源汽车向乡村市场“下沉”破局的关键。

浙江受益于充电设施的持续完善,不仅加速了本地村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意愿,更对地区民宿、景区等自驾新能源汽车旅游的游客体验带来了提升,利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从而利好农民增收。

此外,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尤其是乡村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流通体系的逐步完善,电商消费模式正在向广大乡村地区快速覆盖。

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持续上升,除依托包括农村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带来的网购频次增加,也展现出了对线下大型购物中心和综合超市建设增多等行为上。

比如,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生活品质,湖南就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引导各类连锁商贸流通企业下沉供应链,发展连锁经营。

当然,必须承认,即便是当前农村展现出了相较于城市更快的消费增速,但其消费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仍有较大消费潜力有待挖掘。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新消费场景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正所谓“消费敢不敢,要看钱包鼓不鼓”,对于广大农民而言,让钱袋子鼓起来是拉动农村消费的核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多年来坚持实施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下,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551元,实际增长7.2%,高于城镇居民2.5个百分点。

这其中,为增加农民收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各类农资补贴和种粮补贴从未缺位,与此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让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也一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总言之,只有让农民的腰包不断鼓起来,消费需求尤其是潜在的消费需求才能不断释放。而促成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利局面,持续促农民增收也注定是一项长久事业,须按一篇“大文章”谋篇布局,各地积极贯彻落实,形成“接地气”的落实方案,方能最终见“真章”。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农村,农民,新能源汽车

小华问答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农村,农民,新能源汽车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农村,农民,新能源汽车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