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真难啊,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国产剧里的女配,尤其是大女戏里的女配,越来越工具化了。
他们或坏、或傻、或蠢,以此来突出女主,帮助她度过劫难,帮助她登上人生巅峰。
回想当初的女剧,女配还是那么可爱,坏人也可以很坏。
在当今这个工具人经常出没的时代,人们不禁怀念起过去。
今天我们就以刘晓庆版《武则天》为例,来谈谈女配的正确打开方式。
01配角也可以是白月光的剧《武则天》。除了刘晓庆在40岁时扮演一个十五六岁少女的奇迹,剧中的配角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个是和武则天一起出场的许晖。
她温柔、美丽、聪慧、清高。
她和武媚娘同时受到青睐,但她并不嫉妒。而是摸摸媚娘:“你还能以色服人多久?”
正是她作为人生导师的角色,促成了武则天的成长。
徐慧虽然表面冰冷,但内心却有一团火。
李世民死时,她是饿死的。
徐慧的戏份不多,出镜时间也不长,但形象立体美丽,令人难忘。
女配和女主不是互相拆台,而是互相帮助,这就是她的价值。
更难能可贵的是,剧中对徐辉的刻画基本符合历史。
历史上,许晖四岁熟悉《论语》、《毛诗》,八岁就能写一篇好作文。
李世民被她的才华所吸引,于是被纳入后宫,被封为才子,后被封为婕妤,后被封为荣蓉。
她端庄而博学,当李世民的行为有错时,她能给出建议。
她对李世民的影响很像她长孙的影响。
李世民死后,旭辉因悲伤而病倒,并拒绝服药。她只想早点死。她24岁去世,死后被封为贞洁公主。
按理说,这样的才女加上猛女,影视剧没什么黑的!
但是,事实会告诉我们什么是愚蠢和幼稚。
2014年,在范冰冰主演的《武媚娘传奇》中,张钧甯饰演的徐辉不仅因为武媚娘的宠爱而遭人怨恨和陷害,还被李世民冷落。
李世民死后,她又成了一个工具人:她向武媚娘忏悔并上吊自杀。
她用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衬托出了女主的善良和无私。
如果没有历史原型,就这样。用原型对比,这样的改编让人不舒服。
《武则天》除了许晖,还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女配角,——的关婉儿。
她的气质很优秀,清新脱俗,正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才女。
对于上官婉儿来说,剧情给了她完整的成长路线和丰富的心理动力。
最初,对于武则天来说,上官婉儿是因为武则天杀了她的爷爷上官仪而心生怨恨。
后来,她见证了武则天对国家的奉献和掌权的能力。她明白武则天是一个能让国家越来越好的人,所以她放弃了仇恨。
和武则天在一起多年,她甚至比武则天的丈夫和孩子更了解这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他们是知心朋友。
但是,剧情并没有太美化她。
单身多年的她终于将心思移到了武则天的男宠身上,一怒之下被武则天砸碎。
《上官婉儿》的扮演者茹萍出生在杭州,在书海中长大。
她不仅有着精致的外表,更有着学者气质,生动诠释了一代才女,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所以,你看,一个好的配角可以和一个好的主角一样让人难忘。他们没有削弱彼此的光彩,反而共同成就了一部经典。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配角要变得俗套、残忍、恶心呢?
即使是恶毒的配角,也配得上立体的形象。当然,madam不是说配角不能坏,而是说配角坏要有原因,不能为了坏而坏。
《武则天》也有不好的配角。
比如王皇后。
然而,她并不是单纯的坏。
作为生在太原的皇后,她一直想做皇后,端庄有礼。
因此,她鄙视萧淑妃用美色勾引李志的行为。
但正是因为她放不下母仪的态度,循规蹈矩,李治才不喜欢她。
当她为了争夺宠爱而把武媚娘从甘叶寺接回来的时候,她并没有亏待武媚娘。而是主动要求李志给她一个位置。
如果她真的很坏,把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不是很好吗?
直到武则天的宠信越来越大,皇后才慌了。
但她还是不够狠心果断,反而让武则天用小公主的命把她扳倒了。
被软禁在冷宫多年后,即使有机会重获自由,她也不愿意背上杀子的罪名,直接质问武则天是谁杀了小公主。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吴灿泽天怎么会承认是她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女儿呢?
她的疑问,最终让武则天痛下杀手,结束了她的性命。
或许,自从她被废黜皇后之位那一天起,她的余生都是在等待一个答案。
最终,她的执着让她彻底万劫不复。
回顾王皇后的一生:一开始她想做一个有仪态的后宫之主,不愿用下作的手段争宠;后来被受宠的萧淑妃逼得用武则天来打压萧淑妃;到最后又被武则天逼死。
不同的时间段,她有不同的心态,不同的行事动机。
她虽然没那么善良,但是她的一生,映照了后宫女人的不得已。
所以,当她死去的时候,你不会有反派下线的快感,反而会对她产生怜惜。
这足以证明角色的成功。
除了王皇后之外,还有一个角色可以一提。
她就是武则天刚入宫的时候,身边的丫鬟灵儿。
原本,她本本分分地侍奉被封为才人的武媚娘。
当武媚娘被欺负的时候,她为她鸣不平;武媚娘被贬为侍女,她依旧愿意跟随。
按理说,这是患难见真情吧。
但是,见惯了妃嫔受宠,又有了天天接近李世民的机会,她也就不甘于仅仅做一个丫鬟,盼着自己也能被李世民看上。
仗着青春美貌,她一次次逾矩。
后来,因为小错被李世民误杀。
说到底,也是咎由自取。
这个反派,让人讨厌,但也让人叹息,毕竟,她没什么大错,不过是打翻了茶碗。
李世民想杀的不是她,而是武媚娘。只可惜,皇帝因为自己看走眼,就让一个普通人平白丢了性命。
在花样年华突然殒命,不由得让人感慨:伴君如伴虎。从而让观众对剧中的时代、环境、对主角的行为逻辑,能更好地共情。
其实,以上每一个配角,都在为主角服务,但她们又不是单纯的工具,而是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这才是配角的最佳状态。
03 为何好的配角越来越少了? 曾经的经典电视剧贡献过不少令人印象深刻又形象鲜明的女配角。
比如《康熙王朝》 中的容妃(李建群饰), 《孝庄秘史》 中的苏茉儿(胡静饰)、哲哲(邬倩倩饰)、海兰珠(何赛飞饰)、董鄂妃(舒畅饰)……
曾经的男配,也是可以各有性格的,如今的男配呢?不少人都成了女主的守护者和踏脚石。
比如《甄嬛传》 中的允礼、温太医; 《芈月传》 中的黄歇、赢驷、义渠君; 《锦绣未央》 中吴建豪饰演的拓跋余,和男主女主斗了快一整部剧,最后皇位眼看到手,
竟然为了女主甘心赴死……
诸如此类,层出不穷,让人又气又好笑。
那么,为何现在深入人心的配角越来越少?
最重要的是编剧创作上的懒惰。
造一个工具人推动剧情,比费尽心思创作不同类型的角色可简单多了。
模板一套,可以少死多少脑细胞?少掉多少头发?
比如最近播出的《燕云台》 中的乌骨里。
作为宰相的女儿,她毫无格局和头脑,为了救一个不知道对自己有几分真心的丑男,宁愿让家人背上谋反之罪。
即使乌骨里作为宰相之女,从小娇生惯养,不用为生存发愁,但未经世事的她应该是天真,而不是愚蠢。
她的行事逻辑既不符合身份,工具性又过于明显。
不过,话说回来,这部剧能把萧太后整成一个傻白甜,就不用说配角了。
目前国产剧的女配,大多有以下几个特征:或者智商不在线,或者挟怨报复,或者没有头脑。
不同的场景,相似的套路,复制增删,就可以用到新的剧里,甚至抄袭现象频出,不就是因为编剧或者原著作者懒于创作吗?
编剧的创作和演员的创作一样,需要真听真看真感受。
以创作过《闯关东》 剧本的高满堂为例。
写《闯关东》 时,虽然家中已经有闯关东的亲历者,但他和搭档孙建业为了搜集素材,坚持横跨黑、吉、辽三省,跋涉上万公里,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采访。
半途还差点因为生病让他命丧“北大荒”的无人之境。
最终,高满堂五次修改剧本大纲,三次修改剧本,八易其稿,才有了观众看到的《闯关东》 。
高满堂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仅体现在一部作品中,而是一以贯之的。
写《老农民》 的时候,他走访六个省份,采访二百多人;为了搜集《钢铁年代》 《大工匠》 的素材,他待在钢铁厂工作了三年。
他说,剧作家有两种,“一种是拿它来吃饭,一种是将其视作生命。”
而他属于后者。
好的剧本,不仅仅需要编剧的生活经历,更需要一颗对观众、对作品的敬畏心。
除《闯关东》 之外,我们熟知的《大宅门》 也是呕心沥血之作。
它的编剧就是它的导演郭宝昌。
《大宅门》 中的故事,也是他自己家族的故事。
为了写好这部家族传奇,他花费了40年的时间。
40年磨一剑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
《大宅门》 第一部,豆瓣评分9.3,是难得的国剧佳作。
剧中除了天不怕地不怕的男主白景琦让人印象深刻;斯琴高娃饰演的二奶奶雷厉风行,当家主母的派头令人钦佩。
主演之外,配角诸如出身青楼的杨九红(何赛飞饰),嫁给照片的白玉婷,白景琦的初恋黄春,无一不形象鲜明又独特。
老一辈人用匠心成就了经典,可看看现在的剧作成了什么样子!
大多编剧并没有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剧情也只能靠随意编造。
在好的主角都没几个人能塑造的时代,我们又哪里还能期待,编剧们能写出一个个形象鲜明、令人难忘的配角?
04 影视行业乱象丛生,限制了编剧的创作力 除了编剧自身的能力,行业乱象也是限制他们发展的桎梏。
首先,编剧的话语权不高,容易被资本、市场、导演、甚至有背景的演员绑架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遭遇以上困窘的,不仅仅是不知名的编剧,就算是知名编剧,也一样难以幸免。
编剧过《霸王别姬》 《活着》 的芦苇,有“中国第一电影编剧”的美誉,也是国内难得的既有深厚积淀、又有故事架构能力的编剧。
尽管《霸王别姬》 《活着》 让他功成名就,但随着市场的变化,他也失去了对剧本的主导权。
吴宇森筹拍《赤壁》 时,邀请芦苇写了一个剧本,但最后吴大导演只借用了芦苇剧本的一个小情节,其余全部弃用。
原本, 《赤壁》 可以成为一部有商业价值的艺术片,最后变成了一部纯粹的商业片。
所以,才有了林志玲用娃娃音说的那句“萌萌,站起来”。
此外,芦苇还为王全安拍摄的《白鹿原》 创作过剧本。
芦苇花费数年时间,删改七次完成了剧本,最后采用的却是王全安自己花费16天写成的稿子。
电影一上线,惹得芦苇大怒,直接在网上开撕。
如果,国内最知名的编剧,都要受到如此冷遇,其他人可想而知。
编剧的低地位,限制了他们创作能力的发挥。
而那些能够写命题作文,又能迎合资方和市场的人,即使产出的内容大同小异,反而更受行业欢迎。
其次,国内的电视剧是按集卖的,多剪一集,就能多出一集的收益,让注水成了常态。
汪海林曾说,2018年一集戏已经能卖到1200万,如果一部剧能够达到80集的量,就能有近10个亿的销售额,此外还可以广告植入,又是一笔钱。
所以,编剧只能不断注水,也难怪如今我们看剧,不少时候开二倍速还嫌慢。
再者,编剧行业也是要追热点的,一个类型火爆了,资方留给编剧的时间可能只有两三个月。
这么短的时间,如何出精品?
套路化创作、洗稿、抄袭就成了捷径。
有的剧本采买方还会直接拿出数据分析,告诉编剧怎么写才能受欢迎。
拍摄过程中,剧本更是说被改就被改,有时候编剧本人根本不知情。
这样的创作环境又如何能出好作品?
影视剧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而文化是需要沉淀、积累,带着敬畏心审视的。
如果,剧本只是被视作一个赚钱的商品,一种快消品,那么,这个行业的意义又是什么?
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当女人真难啊,以上就是本文为您收集整理的当女人真难啊最新内容,希望能帮到您!更多相关内容欢迎关注。